为推进工业互联网深入发展,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在全市范围征集一批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成效显著、示范性强的工业互联网优秀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案例。
“2022年度成都市工业互联网优秀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案例”评选结果出炉。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建西勘院)“面向岩土工程勘察大数据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的解决方案”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十佳优秀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属于此次评选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中工业APP范畴,运用GIS、BIM、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多源的工程勘察信息数据库,实现工程勘察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岩土工程设计软件,无法满足新基建背景下设计过程三维可视化及设计三维成果数字交付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建西勘院研发了“面向岩土工程勘察大数据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的解决方案”,致力于突破传统设计软件瓶颈,遵循国家标准和建筑行业相关标准,满足常见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各类应用场景。
中建西勘院研发的“面向岩土工程勘察大数据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的解决方案”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以及网络技术,针对工程地质特点和未来运营管理特点,开发的一个以降低岩土工程风险,提高勘察设计水平、效率为核心,结合各类工程数据集成分析功能和专业化岩土工程咨询服务的岩土工程专家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整理已有勘察、设计、监测、施工等资料以及对应阶段工程长期监护、巡查资料,通过电子归档、数据归一化、统计分析、预警显示、风险提示等三维可视化应用,形成各专业综合、统一的数据管理、查询和分析平台,为重大岩土工程风险的判断和工程结构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和科学依据,并提供专业的工程地质分析,指挥决策辅助和支持。
事实上,BIM不只是一个3D模型,模型只是一个“躯壳”,而数据才是BIM的灵魂所在。BIM是一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集,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都有着非常清晰的应用路线和价值体现。工作人员完成建模及相关数据获取以后,要将模型、数据、规范、标准变成系统化知识,进一步变成解决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类问题的应用,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可视化、数字化、智慧化解决方案,帮助工程建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应用于深圳地铁13号线,金牛区沙湾路256、258号(A)新建商业用房、商业住宅、配套设施及绿化工程一期项目详勘。在金牛区的相关项目实施中,设计团队选取平台中的地质数据用于层序地层分析、建立标准的钻孔,对钻孔进行层序分层、建立岩性综合一致的底层界面,再用这些层面数据生成地质体,建立三维地质构造模型。
相信未来随着该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刘宇认为,勘察成果作为一切土建工程的基础数据,不仅在所属工程的设计、施工、管养全生命周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以作为同一地区或类似工程的参考资料。随着系统中数据的充实,将逐步提高数据的可代表性与精确性,可为覆盖区域内抗震规划、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地质灾害评估等提供服务。同时,相关的数据也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管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